巴拿马华人华侨回乡修缮的房屋

儒林华侨小学,1995年,在巴华人华侨筹资300多万元人民币对学校进行修缮

儒林华侨小学内部

探访广州花都“巴拿马村”,

有村庄华人华侨多过本村户籍人口

当地时间6月12日,巴拿马总统巴雷拉发表电视讲话,宣布巴拿马与中国建交。

北京时间6月13日,外交部长王毅同巴拿马共和国副总统兼外长德圣马洛举行会谈并正式签署建交公报。

地球的另一端,巴拿马首都的华人们聚集在一起,点燃璀璨的烟火,用自己的方式来纪念这历史性的一刻。

巴拿马位于中美洲,国土面积七万多平方公里,数据显示,这不到整个广东省土地面积的一半。不过,巴拿马的战略位置却十分重要,它连接着南北美洲的地峡,更是地处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沟通的咽喉要道。众所周知的巴拿马运河,是全世界最为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也是巴拿马最为响亮的国家名片。

事实上,这个因横贯两洋的运河而闻名的国度,早在100多年前就与中国结下深厚的历史渊源,更与广州花都有着不解之缘。

儒林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55年,花县(即现花都区)巴拿马华侨人数已近800人,十年之后,这一数字翻倍。到1986年,花县(即现花都区)巴拿马华侨的人数为36659人,约为三十年前的45倍。

渊源

35%的(巴拿马)人口可以在他们的家族谱系中找到中国人的血缘

1850年,由于对外联络运输的需要,一家美国铁路公司和当时巴拿马所属的哥伦比亚政府签订合约,成立巴拿马铁路公司,准备建设一条横贯巴拿马地堑的铁路。

有史料记载,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最早的一批华工被送至巴拿马,他们多从广东、福建两省招募,经香港、澳门的海路辗转前往。但由于海上生活条件恶劣加上传染病的影响,他们当中的大部分,撑不到抵岸便死于途中。

一般认为,中国人最早抵达巴拿马是在1854年的3月30日。他们是契约华工,被送到巴拿马修筑铁路,而其中大部分人为广东籍。

1854年4月1日的《巴拿马先驱报(Panam aH erald)》对此曾有如下记载:“‘海巫号’帆船船长G.W.Fraser和D orrance医生载运705个华工从汕头出海,经61天的航程于昨日中午抵达港岸。‘海巫号’此行顺利,尤其是成功地载运了华工,航程中仅11名华工死亡。安抵港口的有701名,4名伤残。全部是男性华工,看起来身体状况良好。据了解,这些华工在航行途中表现非常良好。”

有史料称,到这一年,运送至巴拿马修筑铁路的华工实际已达4000人。

1855年2月,凝聚着无数华工的汗水和鲜血,横贯美洲大陆的巴拿马铁路正式通车。铁路工程施工及竣工之后,选择定居在巴拿马的华人便自然成为第一代巴拿马华侨。不过华人与巴拿马的联系并没有就此止步。

事实上,交通的便利使得巴拿马与外界的沟通变得更多。根据1861年的人口统计资料,巴拿马城居民当时尚未超过1万人,但在1855年至1859年四年之间就有19.6万名劳工旅客经过巴拿马。

作为去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中转站,此时的巴拿马迎来一个移民小高峰。据记载,到19世纪70年代中期,中转过程中留在巴拿马的华工多达25000人,而滞留在巴拿马的华人约有两万人。这一批华人和第一代华人一起,组成了巴拿马华人的基础和主体。

与巴拿马铁路的修筑一样,巴拿马运河的开凿工程里也少不了华工的身影。自1880年1月运河开始动工,到1914年8月正式通航的三十多年间,尽管法国和美国先后掌控运河的主导权,但无数华工在其中从事的是挖土凿渠的工作。

史料记载,“(1888年)广东客民赴役(指华工参加开河工程)者两千人”,“(19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法国公司)又陆续运去几千名华工开凿巴拿马运河”。20世纪初,美国继续“该处开河,华民众多”。

清廷《外务部档》记载称,1906年美国所属巴拿马运河局从南洋文厘拿埠首批运进2500名华工开河。粗略估计,先后有近万名华工奔赴巴拿马,为运河开凿贡献出力。

公开资料显示,1910年1月16日(清宣统元年十二月六日),清政府与巴拿马政府建立“领事级外交关系”。

1992年8月27日,巴拿马市政府颁布第四十三号决议文,为了表彰华人社团及早期华工的贡献,将推动设立一个有关华工修筑巴拿马纵贯铁路和运河工程的纪念碑。

2004年,巴拿马侨社在中巴两国政府支持下,筹资在运河边竖起“华人抵达巴拿马150周年纪念碑”。同年,巴拿马国会通过决议,将每年3月30日定为“华人日”。

2014年,巴拿马运河通航100周年之时,巴拿马的华人向运河管理局捐赠一艘“海巫”号帆船模型。160年前,首批契约华工正是乘此舷号船抵达巴拿马,由此开启华人百年的移民史。

据官方数据统计,目前,巴拿马的总人口有370多万。其中,华人约占5%,总人数为15万。而总人口中具有华人血统的,带有中国姓的巴拿马华人则至少有30万人,占到总数的近10%.据称,“35%的(巴拿马)人口可以在他们的家族谱系中找到中国人的血缘。”

侨乡

现在巴拿马的侨胞里,花都人占了大半

根据记载,当年前往巴拿马当华工的人中,95%以上来自广东省。

依托地理位置的相对便利,他们在签订合同之后,会先去香港或澳门,再乘船渡过太平洋抵达巴拿马。在当地凭借卖苦力或是农垦维持生活,经过祖祖辈辈的辛勤耕耘,他们便在巴拿马安定下来,成为华侨的中坚力量。

如今,若将巴拿马当地的华人总数按15万计,那么这当中又约有近10万人为广州花都(原花县)人。因为村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在巴拿马的亲戚,花都的一些村子至今仍有“巴拿马村”的别称,花山儒林村、狮岭旗新村便是其中的代表。

走进儒林村、旗新村,随便找个村民问下,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巴拿马亲戚。据村民统计,在巴拿马的花都旗新村后代多达两三千人,数字比本村户籍还多,且多是青壮劳动力。

儒林村,原称满乡儒村,“满乡者,众多也;儒者,读书人也。”村庄位于花都区花山镇群岭南麓,距花都中心城区仍有十多公里。花山地区“俱各层峦叠嶂,鸟道崎岖,止有平岭一隅稍为平坦。”

儒林村恰巧地处这平坦的“一隅”,有着适宜农耕的天然条件。村内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大片的玉米地与农田。不甚发达的公共交通,让儒林村倒也显得安静闲适。

根据村委的记载,儒林村村民出国的历史已逾百年,目前村内记录在册的港澳及海外侨胞超2000人。儒林村最早出国的村民,是于光绪十六年(1888年)前往巴拿马从事运河开凿的朱锦荣,他也是原花县最早移民巴拿马的华侨之一。

运河通航前后,一部分在巴华人凭借出色的经营头脑和夜以继日的辛勤劳动,在当地开展起自己的生意。史料载,1909年出使美国、墨西哥、秘鲁和古巴的大臣伍廷芳曾于上书奏折中称,“(20世纪初)华侨在该埠(巴拿马城)贸易约三千人,商多工少,营业颇称发达”。1910年,巴拿马至科隆运河一带,华人店铺约有300家,零星散处各埠者,有3000余人。

自此开始,前往巴拿马的华侨也逐渐增多,有华侨认为,当时即为移民最盛之时。而儒林村的多位华侨也借此东风,奔赴异乡开拓。

而到了华人抵达巴拿马百年后的20世纪50年代,华人后代们将经营的范围再度拓宽,除了劳工、农工或是零售商业,巴拿马经济的其他领域,都逐渐有人涉足,这再度掀起外出闯荡的热潮。儒林村相关统计数据显示,1955年,花县(即现花都区)巴拿马华侨人数已近800人,十年之后,这一数字翻倍。到1986年,花县(即现花都区)巴拿马华侨的人数为36659人,约为三十年前的45倍。

据巴拿马华人工商总会会长张德泉介绍,他本人也是花都花山镇人。1976年,高中毕业不久,还未满20岁的他就追随父亲及祖辈们的脚步,离开家乡,途经香港,在亲戚的带领下到达巴拿马。当时他的祖父一代已在巴拿马打拼多年,拥有自己的事业,而父亲也已在巴拿马立足。有了自己的生意后,他便长居在巴拿马,在当地成家立室,成为典型的巴拿马华侨后代。

“现在巴拿马的侨胞里,原籍花都区的应该占了60%到70%.我们都是一个带一个,在巴拿马那边稳定自立之后,又将亲人带过去,亲人再带亲人,就这样,慢慢人就多了起来。”张德泉说。

与百年前的契约工不同,出身花都的华侨们利用亲缘,通过亲帮亲、邻帮邻的传统一带一模式,实现着自己的移民计划。“非常普遍,我们都是这样的,我舅舅就带了他老婆那边的人到巴拿马。”一位亲戚在巴拿马的村民告诉南都记者。

归根

华人华侨有了积蓄后,会提前在村里盖好楼房,等过几年便回来养老

“村里最热闹的时候应该是清明时节,那个时候很多平时在巴拿马的华人华侨都会回来祭祖,比过春节还要热闹。”儒林村民林先生(化名)称。

“总要落叶归根。我的奶奶90岁了,还是坚持要从巴拿马回来,说花山镇的老家才是家。我们几个孙辈也遵照以前祖辈父辈的传统,现在在家里盖了楼房。清明时节一定会回来看看的。”张德泉说。

在现在的儒林村,随处可见新砌的楼房。三层多的小楼,外墙鲜艳,雕花精致,颇有气派,但往往大门紧闭,贴了许久的楹联,字迹微褪,失了胶的一角在风中轻轻飘舞。门前的田地里,树苗疯长,似乎很快,就要与门框齐平。

村民们说,这些房屋的主人大多是在巴拿马当地的华人华侨。他们往往很早就前往异乡打拼,现在有了积蓄之后,会提前在村里盖好楼房。等过几年,他们便会选择回来养老。

“我是从小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我的叔叔和姐姐在那边(巴拿马)。(一九)八几年、九几年的时候,广东周边还没有现在发展得这么好,村里很多人就会到巴拿马那里去,因为工钱高,消费低。”林先生告诉南都记者。他叔叔一家已在巴拿马生活多年,拥有自己的店铺。前年,他生平第一次去了巴拿马,在姐姐家里住了两个月,但是感觉却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好。

“觉得还是广州好。”林先生笑称。据他介绍,尽管自己的家人长居在巴拿马,但他们并不考虑终其一生呆在异乡,“还是准备以后不想干了,老了,就回家来。”

6月末7月初的广州,天色渐晚,但空气中的热气却丝毫没有散却的意思。罗叔(化名)老两口坐在屋前,看着电视乘着凉。他们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都在巴拿马。再隔几个月,家中的老楼就要翻新,已经有黄澄澄的泥沙堆积在屋后。

“(儿子儿媳)十多年前就过去啰,过去做生意。”罗叔说,“偶尔也回来,但大多数时候还是在那儿(巴拿马)。我们老两口不行,语言不通,生活不惯。”说着,罗叔摆了摆手,和阿姨对视一笑。

罗叔说,隔壁房屋刚翻新不久的两家人,全家人连他们这一辈的老人,全都在巴拿马生活。“但总是要回来的嘛,你看这不是修了屋。”罗叔说起来,并没有羡慕的意思。

“注重‘根’,这是我们的文化传统。”巴拿马华人工商总会会长张德泉说。“所以我们在巴拿马那边也开设有中文班,我们华人在家也教育小孩要说中文,弘扬中华文化。”张德泉说,自己的父亲虽然离开了家乡几十年,但是在世时一直要求子孙后辈日后一定要会说中文。现在,他自己有了孙辈,也一直谨记老一辈的教诲,强调要学中文、说中文。

也正是基于这份难忘的乡情,1995年,巴拿马的华人华侨们筹资300多万元人民币,重新修缮村里的儒林小学。

儒林小学现任校长卢校长介绍,据说儒林小学现在的校址即是当年华侨们读书的“童子窝”。每当回到这里,小时候读书、玩耍的记忆便涌上心头,因此他们在此地重新建了一座四层高的教学楼。二十多年来,每当他们回到村里,总要来学校看看,合影留念。

现在,儒林小学已经成为华侨孩子们学习中文、接受中华文化熏陶的最重要场所,学校里有专门的国学课程。据卢校长介绍,最多时,学校里有过近30个巴拿马华侨的孩子回来就读。今年校内总共还有8个巴拿马华侨孩子,下一年,至少有两名孩子将入读儒林小学。

据他介绍,这些出生在巴拿马的孩子,由于打小便接受了巴拿马的教育,回到中国时,普通话往往说不顺溜,更不要提认识汉字了。学校一般都会安排他们在低年级就读。不过好在孩子们年纪小,学东西快,很快便能进入状态,和同学们打成一片,听说读写都不成问题。

有的孩子几乎是一出生就被送回国。在儒林小学就读的小坤今年10岁,他在出生三个月后就被父母送回到爷爷奶奶身边,现在他可以用很标准的普通话介绍自己。

还有的孩子,尽管仍将在巴拿马继续接受教育,但因为父母希望他们学习中华文化,便会将他们送回来一阵子,学习基本的中文之后再回去上学。

据卢校长介绍,前两年,也曾有父母将已经在巴拿马上初中的孩子送回来,专程学习。“虽然孩子一开始有些不乐意,但这一年的学习还是很快乐,让他们烙下传统文化的印记,把爱乡的情怀传递给孩子。”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国内变得越来越好,我每一次回来,都能看到家乡的变化。”张德泉说,“中国和巴拿马正式建交,无论是对于我个人,对于我们侨胞的来来往往,还是对于公司、国家的发展,都会有很大的影响,来往会变得更加方便。”

采写/摄影:南都记者顾慧敏

南都漫画:张建辉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49776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