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读山

段孝忠

莽莽苍苍层层叠叠起起伏伏郁郁葱葱的子午岭犹如一条绿色的苍龙横亘在黄土高原腹地,跨越陕、甘两省,因与本初子午线方向一致,故称为子午岭。

在唐代以前,现代地理上的子午岭山系,前身是“桥山”。包括横岭、页梁、老爷岭、青龙山、子午岭(狭义)等各支脉的整个山系称“桥山山脉”或“桥山”,后因地段不同出现分段名称。而最初汉代的子午岭,即狭义的子午岭,是指现代地理上的页梁,从合水县午亭子至正宁县刘家店,山势呈南北走向,介于泾河与洛河两大水系之间,据史志记载,她西挽宁庆、东接延安、南连耀州,北抵盐边,绵延400多公里。

我不知道这是我第多少次来往于子午岭了?每次走进子午岭除了感受它浩瀚无垠的广阔以及绿波翻涌的苍翠外,似乎并未真正了解它历经沧桑的波澜不惊和铅华洗尽之后的返璞归真,对它前世今生的来龙去脉也只是在有限的史料里一知半解,我知道我和它之间需要一道穿越时光的隧道轮回。

我试图在《山海经》里找寻些端倪,但也只是找到大概的揣测和推演。查阅相关资料:子午岭形成于第三纪晚期,随着青藏高原的继续隆起,六盘山两侧地区均有抬升,子午岭就是随着这种大面积抬升的地质变化而形成的山脉。到了第四纪初期,子午岭继续抬升。这时,全球气候变冷,内陆性的季风气候给子午岭又铺上了厚厚的黄土。到了全新世,气温回升,冰川消退,雨量增加,使得子午岭的气候变得湿润,非常适宜乔木和灌木的生长,各种植物群落便混交杂生,形成了广袤无垠的林海。

子午岭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这里古树名木、奇花异草、珍禽异兽不胜枚举,数不胜数。莽莽林海还包容了生物的多样性,子午岭境内生长的各种植物多达1000余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植物诸如紫斑牡丹、核桃楸、刺五加等;野生动物种类庞杂,各种野生动物达150余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如金钱豹、白鹳、黑鹳、苍鹰等10多种;林副产品也很丰殷,野生木耳、鹿茸、羊肚菌、核桃等林特产久负盛名,甘草、柴胡等400多种品质优良的中药材遍布山间。

这是一个多么丰富庞杂的动植物王国呵!过去曾有许多“跑山人”奔跑其间,山货更是琳琅满目,种类繁多。因此午亭子、盘客等许多集镇及地名也由此而闻名扩展开来。

正因如此,子午岭才被誉为陇东大地的“绿色屏障”、黄土高原的“天然水库”。宁县境里的九龙河,平道川河,湘乐川河,城北河四条水系均发源于子午岭。古人称北为“子”,南为“午”,因这段山岭有着如此特殊意义被称为子午岭,后扩大为整个桥山山脉名称。这也是中国众多南北走向山脉唯有此山敢称作子午岭的缘由所在了。

华夏始祖轩辕黄帝最早就在这一带活动,“迁徙往来,拔山通道”,披荆斩棘,开辟荒蛮。《史记》称:“黄帝崩,葬桥山。”他的陵寝就坐落在子午岭东翼的桥山之上,因而子午岭又被称为“圣人条”。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为黄帝的陵寝争论不一,无论是陕西的黄陵还是甘肃正宁的黄帝冢,其实整座桥山何尝不是黄帝的最终选择和最后归宿呢?中华文明在兹得到延续和发展。

争论一直未曾停歇,从1962年5月在宁县召开了陕、甘子午岭境界划分会议之后,多年来摩擦不断,争论不休。浑然一体的子午岭从此在人类的行政区划里被一分为二了,子午岭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我们应该把子午岭还给子午岭。

巍巍子午岭还有着一条龙化身而来的传说,因此它又是庆阳的龙脉所在。在子午岭的山脊上至今还留存有秦直古道蜿蜒而去,它是由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用两年时间修筑而成,它南起陕西林光宫,北至今内蒙古包头九原郡,是一条南北长达700多公里的军事通道,大体南北相直,故称“直道”。

我曾于十年前详细地调查过秦直古道并写下《走过秦直道》一文,“我终于站在了秦直道上,这条古道曾经是那样的波澜壮阔、风起云涌”。

这条古道不仅让蒙恬绝望地吞药死于阳周狱中,让扶苏万般无奈的自杀于秦直道上,让一代雄主开创的不世之功卒止二代,更让一些跳梁小丑昭然若揭,遗臭万年。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著名的飞将军李广正是飞奔在这条直道上,才杀得敌人闻名丧胆。沿着这条古道逶迤走来的还有汉武帝刘彻、司马迁、卫青、霍去病、王昭君、蔡文姬、李世民等等不胜枚举。正因为这些历史人物的足迹,才让子午岭上的故事在历史的尘埃里上演着一幕幕扑朔迷离、疑窦重重的剧情。

子午岭究竟有多少条岭没有人知道?子午岭还隐藏着多少鲜为人知的秘密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挖掘和探索。

翻开书案上的《庆阳林业志》,新中国成立之初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名称频繁更换充分说明了建设者对林业建设的茫然无措和经验积累,这也是新中国成长的必然经历。

1959年,林区建立十大农(牧)场,国营林场并入农场,林业机构废除。农场跨县设置,归子午岭农垦局领导。在筹建过程中除接收原有林、农、牧场等单位和人员之外,又相继安置两批河南、安微、江苏等地的“支建青年”,1959年11月第一批安置7653名。1960年4月第二批安置5906名,两批随迁干部及家属258名,接纳从东北“北大荒”调来的部队转业干部68名,总计13885人。支边青年的到来,使贫瘠封闭的林区充满了新的活力,但是因当年天气干旱,后季霜冻,子午岭林区农田歉收,农林场发生饥荒,部分“支青”开始外流,至1961年4月底,子午岭农林场“支建青年”因生活困难外流6244人,占原安置总数的45%。但大部分支建青年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湘乐总场的桂花园,罗山府林场,合水总场的大山门、连家砭林场有一半职工是河南籍的。

1975年,林区建立林业总场。湘乐林业总场就是1975年3月由中共庆阳地委、庆阳地区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国营湘乐林业总场。总场前身是林建师四团,成立初期,管辖宁县、正宁、合水县境内拓儿原、固城、湘乐、九岘、白吉坡、西坡、刘家店7个国营林场和大山门、罗山府、桂花原3个国营农场。总场为县级事业单位,由地区直属。场部驻宁县湘乐公社(今湘乐镇)。总场设政工、生产、财务3科,编制干部16名。

1980年,贯彻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决定,罗山府农场改建为“庆阳地区国营罗山府林场”,桂花原农场改建为“庆阳地区国营桂花原林场”,两场领导关系改由湘乐林业总场辖属。

1983年12月,按地区编委通知,总场设人秘、生产、管护、计财4科。1985年,总场增设多种经营科。1986年10月,湘乐林业总场场址由湘乐迁至宁县城。共设人秘、生产、管护、计财、多种经营5个科;下属湘乐、九岘、梁掌、盘克、罗山府、桂花原6个国营林场,1个林产品经销公司,还设有1个林业法庭和1个林业公安派出所。全场总人口2541人,内有职工1189 名,总经营面积117.44万亩,森林面积39.80万亩,林木总蓄积量109.76万立方米。

至2020年,甘肃省子午岭林业管理局宁县分局(简称宁县林管分局)下辖罗山府、盘克、湘乐、梁掌、九岘、桂花塬6个国有林场,设罗山府、康塬等27个资源管护站点。所辖林区位于宁县东部、子午岭西侧中南段。有职工881名。主要职能是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林缘区盘克、湘乐、金村、九岘4个乡镇集体土地面积10326.04公顷。国有土地面积中,有林地43888.85公顷、疏林地3209.28公顷、灌木林地9059.15公顷、未成林造林地1861.06公顷、苗圃地89.78公顷、宜林荒山9621.01公顷、非林地354.83公顷。

20世纪以降,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间的乱砍滥伐,70年代初的国营农场和“远耕队”的毁林毁草开荒,使森林面积持续萎缩,森林及野生动物资源大量减少。据《宁县志》《庆阳林业志》等史料记载,20世纪30年代中期,宁县的子午岭森林林线在今春荣镇石鼓村一带。50年代初推移至今九岘乡川口、巴塬,湘乐镇欠湾、柏树底,盘克镇的武洛、长床一线。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至1972年末,林线每年平均后移0.9公里。石鼓村到北桂花一带林线后移达40公里,每年平均1.7公里。由于过量取材(柴)、退林还耕,林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农田、秃山,使比较完整的天然森林演变成了20世纪70年代末的带状、片状条块林地,仅留子午岭脊部分林区还较为开阔。

这是一部林业工作的血泪史,创业史,奋斗史,发展史,子午岭经历了林场变农场,农场变林场的曲折转身。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仰仗“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还草、子午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建设、防沙治沙工程及沙产业开发、宜林荒山绿化(灭荒)、黄河中游防护林、全国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碳汇林基地建设等10多项重大营林项目工程的“开花结果”,终于让子午岭从劫后余生的苟延残喘中蜕变成绿叶成荫的苍松翠柏,森林覆盖率达到65.96%以上。

2005年2月,甘肃省政府批准子午岭为省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国家林业局批准甘肃子午岭为国家森林公园。2017年11月28日上午,位于自然保护区林缘的合水县太白镇苗村的最后一口油井--长庆油田塔坪C6-4井被关停封堵。这标志着长庆油田在自然保护区林缘和区内的128口油井、水井全被关停、封堵、还林。

这一系列成绩的取得,是一代又一代子午岭人“扎根林区,以场为家,默默奉献,爱岗敬业”的具体体现,更是“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的忠诚践行者,这些说在嘴上似乎轻飘飘的语句又怎能表达出子午岭人埋藏在心底的苦难和委屈。有人为此付出了宝贵地生命,成为山中一座坟茔: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与山为伴,与树为友,向天呐喊,向地倾吐,数十年如一日奔扑在林区护林防火的道路上,苗圃病虫防治的阡陌间,野外林木调查的梢林里,荒山造林的山坡上……

每每看到这些黝黑粗矿而又沉默寡言的林业工人时,我一直在思索着,是一种什么信念苦苦支撑着他们,是一种什么精神牢牢鼓舞着他们,甘受寂寞,默默奉献,他们即是有人因工作调到了市县,但还是更喜欢这绿意盎然,四野寂静的山峦:甚至有人退休之后,仍然守护在他们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子午岭上。

总以为雄浑的大山只需要男人的毅力和坚韧,但也需要女性的细致与精心,一批时常淹没在葱茏林海里女护林员,她们更是巾帼不让须眉,不爱红妆爱武装,成为林区一支独特别致的“绿色娘子军”。

刹那间我明白了,这是一种伟大的“子午岭精神”融入了他们的血脉,赓续着他们的基因,传递着他们的守望。不需要多么响亮的口号和华丽的词藻来修饰他们、宣传他们,大山无言,青绿有色,这份淡然的纯粹就是他们最质朴的本色。他们播撒的不仅是一片绿洲,他们铸筑的是一方绿魂,树立起一座座丰碑。就连毛主席纪念堂13棵油松都来源于子午岭。现如今许多林二代已经完成光荣的历史使命,即将退休或者已经退休,一些林三代更是成为基层林业工作中不可替代的生力军。

在陇东报看到过两则报道:一则是救助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物种红色名录》的娃娃鱼,一则是救助一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的猎豹。至目前红外线监测子午岭有华北豹49只。这也充分说明子午岭生态环境的彻底改观和改善,一些珍稀动物又回来了。

是的,你们的确应该得回来,因为子午岭才是你们最舒适的家园。

子午岭不仅是绿色之魂,更是红色之根。许多影响深远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会议,以及一些战斗就发生在子午岭上,事件本身虽然烟消云散已经慢慢远去了,但其在新中国革命史上留下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一笔始终历久弥新,经久不衰。

1932年6月,在金村麻子掌因为领导成员之间发生了严重分歧。政治委员李杰夫和政治部主任黄子文主张南下三原,坚持渭北根据地;而刘志丹、杨重远等则主张北入桥山,建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双方各执己见,相持不下。就在这陕甘游击队面临分裂危机之际,阎红彦率第五支队从黄龙抵达梁掌堡。当他了解到陕甘游击队处于严重分裂的情形,他当即邀请刘、杨、李、黄等来梁掌堡会晤,并建议召开游击队党委会。阎红彦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梁掌堡会议得以顺利召开。梁掌会议克服了领导人之间的严重分歧,统一了思想,避免了陕甘游击队的分裂。会议一致通过了就地坚持斗争,以正宁为中心,相机向南(旬邑、耀县)、北(庆阳、合水)两翼发展,依托桥山创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并公推阎红彦为游击队总指挥。会后,部队整编为两个大队和一个骑兵队。这就是著名的“梁掌会议”。

1947年3月上旬,著名的西华池战斗结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陕甘宁野战集团军警备第三旅旅长黄罗斌,副政委高维嵩率部向东转移,寻机歼敌。3月18日,该旅第五团运动至宁县金村一带。19日,获悉国民党胡宗南部整编第七十六师新编第一旅第一团400余人,从县城出发,经春荣、石岭子、宇村,盘克一线直奔子午岭山区。在从元和岭下到罗山府时,焚烧凉水泉仓库新宁县储粮约百石,抓去仓库主任姚生华。之后寻找向导,进占午亭子地区。接着进行了“清剿”,活埋八路军退伍军人杨占山等11名干部群众,奸淫掠夺,无恶不作,反动气焰极为嚣张,群众恨之入骨。

21日晚,警三旅五团由新宁县民兵赵殿有、张振才等人带路,新宁县独立营和四区民兵配合,向午亭子前进,于22日6时许抵达午亭岭前山之蓑草梁。其地山岭起伏,沟谷纵横,草木蔽野,新宁独立营和民兵熟悉周围环境,利用有利地形,神出鬼没地袭扰敌人。胡军为防袭扰,将兵力配置在彼此可以照应的4个山头上,构筑工事。因山地高寒,冻土末消,动土困难,且远离水源,时常遭到游击队袭击,以致进退两难,处境狼狈,精疲力竭,丧失了斗志。

五团到达预定地点后,立即发起攻击。组织迫击炮进行轰击,压制敌军火力,并将其阵地附近枯木,干草点燃,火势乘风迅速蔓延,敌军顿时陷于混乱。五团各分队乘势向山顶发起勇猛冲击,敌军仓皇西逃,至一峡谷时又被五团三营包围,一时枪声大作,杀声震天。经过激战,毙敌90余人,俘敌少校副营长以下230人,余敌钻入梢林逃窜。这就是“午亭子歼灭战”。

1947年6月下旬,中国人民解放军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员王世泰,政治委员习仲勋,副司令员王维舟、闫揆要,参谋长张文舟)所属之警备第一旅(旅长兼政委高锦纯),警备第三游(旅长黄罗斌,副政委高维嵩)和骑兵第六师等部,北上环县,打击敌人,转战月余后,于8月11日转移至宁县九岘、金村,梁掌一带,进行了短期的休整。8月13日,国民党第八十二师师长马继援得知解放军警一旅进驻九岘塬,遂调集其所属之一00旅骑兵第八旅及独立骑兵第五团,共计7个团的兵力,向九岘塬扑来,企图将警一旅消灭于陕甘边界一带。

15日10时许,敌骑兵部队向解放军接近。联防军司令部获悉敌马部兵力不是小股部队,而是几个团,随即决定迅速撤退。但因道路狭窄,接连几处被沟壕崾岘隔断,转移速度缓慢。约11时,马部分路向仵家河、咀头侧翼迂回,企图对解放军形成合围。警一旅三团奉命在既设阵地上阻击敌人。战至18时,虽杀伤一部分敌人,但自身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桃树庄以西阵地被敌人突破,敌骑兵迅速冲了上来。在此情况下,联防军司令部遂命令警三旅和骑六师一部,在西洼等地就地展开,坚决抗击敌人的进攻;同时令警三旅第五团一部,击退包抄至后方的敌骑,打开芦邑庄到陕西黄陵县上畛子通路,以保证主力部队和关中分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五团指战员坚决执行命令,英勇阻击敌人,接连打退敌人数次冲击,该团三连在长达3个小时的战斗中,干部战士几乎全部伤亡,在该连指挥战斗的一营副营长王胜富也壮烈牺牲。这就是“西洼战役”。

这些会议名称,战斗的名称,以及人的名字,村庄的名字,河流的名字,乃至一孔窑洞,一棵树,一根小草都值得我们去铭记。而生于斯,长于斯,最后魂归于斯的王秉祥同志,他更是子午岭的榜样和骄傲,他人虽然已经不在了,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还在,它的故事还在流传,他那些真挚而又炽热的文字依然在传递着他对子午岭、九龙河的款款深情和脉脉温度:

“九龙河是我家乡的河,它源于子午岭,西入马莲河。它没有黄河那般威雄,没有漓江那般秀美,可它是那样的古老悠长,那样的质朴奔放,晴日里,它舒缓缓的,犹如一条闪光的丝带,轻柔的漂浮在子午岭的身旁,暴雨里它涌浪飞涛,犹如一只山虎,狂怒的吼啸震撼着山川河谷。九龙河水滔滔不绝,在我祖辈居住的窑坎前流过,我自小在他的身旁长大,她清楚的记得,在那艰难困苦的年代,我怎样踏上革命的征途?

……

我常想起川流不息的九龙河水,常想起贯穿南北的子午岭,这里的山山岭岭,哪一处没有弥留着战斗的硝烟?这里的川沟壑岔,哪一条没有流淌着烈士的鲜血?

……

我又回到生我养我的地方,我看到子午岭那莽莽身躯,我听到九龙河那滔滔水声,我的心在颤栗,我的血如潮涌。子午岭是母亲,它给予我生命,哺育我成长,教育我跟着党勤奋工作,坚决斗争,努力前进。九龙河是一泓血液,奔流在我的血管里,输送给我营养,我多次被敌人包围,人民群众拼上全家生命,保护我免遭敌人屠刀,安全脱险,使我为共产主义信仰执著追求,奋斗不息。这座座山岭,这簇簇草林,这条条川涧,这养我育我的黄土地,是我永远牢记着革命的责任,人民的重托,任务的沉重。事业的光荣。”

让英雄安息,让英灵聚拢。这也是子午岭之所以亘古屹立于天地间的原因所在了。

在走访桂花园林场职工子弟学校老师的时候,我意外听到了一首歌曲,这首歌曲是由林场职工子弟学校老师牛德平、焦振辉两位老师作曲填词的《子午岭之歌》,曾经被人们唱响在子午岭的沟沟洼洼,角角落落。“我们来自森林里,我们来自大山里,我们是子午岭的儿女,我们是子午岭的女儿。为了学习文化,为了学习文化,勇攀顶峰,不惜力气,奋斗吧,子午岭的儿女,奋斗吧,老区的新一代,”

朴实的语句,真挚的情感,向山而行本就是一部励志的青春之歌,何况打动人心的音乐从来都无需过多的设置和铺垫,婉转的旋律怎能不唱出子午岭人的情愫和期望呢?

请让我们再次唱响这首《子午岭之歌》吧。

站在兴隆关的烽燧上,只见林海苍茫,群山逶迤,万顷碧波,四野宏阔,一下子就有了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豪迈气概。抬头仰望,目之尽头,天空如洗,云团如缎,一层淡蓝色的雾气氤氲在天地相接的地方,这时,你又觉得子午岭是蓝色的,一种从未见过的青绿便会扑面而来,此刻,我无疑是垫高了这里的海拔高度。

清风徐来,气象升腾。不由得就想到那个十八岁的天才少年王希孟以及他所绘制的《千里江山图》。或许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会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青绿吧。“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稼轩的词句无意间成就了一个女子的名字,青山不老,青绿如是,而我们庆阳的青绿便只能是眼前这茫茫子午岭了。

通过前面四部分近万言的赘述,我其实想展示出一座丰满地、厚重地、沧桑地、历史地、立体地、有血肉、有灵魂的子午岭。它不仅是我们的文明之源,红色之根,它也是我们的绿色之魂,文化之峰;它不仅是我们的海拔高度,他还是我们的精神亮度和灵魂深度。他不仅是我们眼前看到的绿意,它更是我们心底未曾点化的禅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人生何尝不是一个看山看水的过程呢?

愿子午岭的这山山水水,沟沟峁峁能够陪伴我们走过这一生的风风雨雨、坎坎坷坷。

其实,我这篇文字的框架也就是我今年所编辑的文史资料的构架,它是由子午烟云,绿色纪实,红色印记,峥嵘岁月组成前面这四个章节。

为了寻得灵感,今年六月、九月我两次陪同相关作家从两个方向徒步穿越白吉湖九里沟,每每行走在沟底的护林防火甬道上,无论是你看山之耸立、水之流深,或夹岸曲折、岩石嶙峋等,你都会感叹大自然之鬼斧神工。难怪明代尚书张珩诗颂“鸟啼山谷应,涧阻石桥通,野寺苔余绿,岩花日映红”;明代嘉靖年间的进士陈棐,他在宁夏巡抚任上途经子午岭,被美丽的自然风光所陶醉。山上林木葱笼,深谷流水潺潺,霞光灿烂,岚雾升腾,碧水青山,交相映辉,于是他欣然命笔题写了“碧落霞天”四字,交石工刻于岩面。

自古以来,子午岭曾有不少文人雅士于此小驻赏景游览。清末陇东名士李良栋先生,曾在此游览写下:“千顷碧绿落霞天,古寺佛塔入云端。清流抚岸危崖动,绿涛随风崇岭旋。露润山色翡翠珠,岚浸晨曦玛瑙环。休叹蓬莱莫可去,子午山林亦成仙。”民国初年,李继唐先生写下:“遥望桥山映太虚,混古重染一带绿。秦皇驱车由斯过,帝子乘龙从此归。古今多少回首事,历史几遭留青册?尘寰瞬息沧桑变,唯君亦然正南北。”的优美诗句。

当然,感慨的诗句还有很多。但为了更加彰显我所身处的宁县地域子午岭的文化内涵和文学品质,我们特别邀请庆阳市作家协会的,且在当地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十名作家,深入子午岭腹地进行了系列采风活动,夜幕降临,月色如银,宋庄荷塘,晚风送爽,太极开合。今夜无所有,赊月盈手赠。情绪已经点燃,诗意早已成行,文字开始流淌,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能够为这片绿水青山留下不朽之作吧。

除此之外,还组织县域内三十名书画家以翰墨丹青的形式对子午岭进行了泼墨写意,因此这又成就了该辑的第五部分了,名字就叫“林海听涛”来直抒胸臆。

做了这么多的铺垫,终于轮到该辑书名粉墨登场了,这是一本围绕子午岭的文史资料专辑,就叫《子午青绿》。在书籍形式上体现了更具匠心的设计,采用折叠式的绘画长卷作为扉页,打开书本就像徐徐进入了“子午江山图”的画卷一般。青绿着色,墨色勾皴,峰峦叠嶂、逶迤连绵,林木村野、楼台殿阁、人物布局井然有序,一段一景,景景相连,既壮阔雄浑又细腻精到。

可以说这篇文稿是我半生以来写得最为艰难而又最长的一篇了,而这一部分又是难中之难了,以往写稿子都是一气呵成,即便是一万字的文稿也是彻夜不眠,一气呵成。而这次断断续续写了一周,中途总是磕磕绊绊,说了这么多,子午岭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也糊涂了,我猜想你也糊涂了?

人们常说“父爱如山”,子午岭是庆阳的父亲山,他高大伟岸,胸怀广阔,隐忍不言,慈祥仁爱,遮挡着风雨侵蚀,承载着苦难晦涩,忍受着误会曲解,但他时时刻刻在无怨无悔任劳任怨的默默注视着他的孩子们……

高山仰止,浩气长存。

不,不独是我。我们每一个受其恩泽和护佑的人们,都应该在心中把子午岭矗立在无比崇高的位置。

限时特惠: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9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长微信:497764900